人類繁衍的棲息地
要探訪的這座迷宮般的古堡,位於隆務河流域,最早曾是人類繁衍生息的棲息地。在漢代,這邊土地上的人口就達到了1200多萬,占當時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,相當於現在一個超級大都市的人口數量。占據著便利的地理位置,自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,於是逐漸建起了這座郭麻日古堡。
郭麻日古城堡初建於公元7世紀,為午夜福利大片板築,是一座鎮守邊關的軍營城,距今有七百餘年的曆史。古堡呈長方形,東西長260米,寬96米,建築麵積2496平方米,有東、西、南三個城門,東門為正門,用紅銅鑄造。它被譽為中國兩千年屯墾戍邊史活化石,是青海省唯一的國家級曆史文化名村,也是同仁地區年代最早乃至國內保留最為完整的古堡之一。
想要到這裏,首先要費點力氣,它和其他村落依山傍水而建不同,而是選在了山坡台地上,把隆務河狠狠地踩在了腳下。登高才能望遠,才能第一時間發現敵情,這也許就是郭麻日古堡選址時的第一考慮。同時,村莊東西兩側的山脈形成自然屏障,阻隔了高原的風寒與風沙。村落坐落在河西岸二級台地上,也可避免洪水危害。
走進最美迷宮般古堡
整個郭麻日古城堡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,進入城門後便是一條條迂回曲折的小巷,兩邊是三四米高的黃色午夜福利大片牆體,顯得巷道更加的狹長幽深。古堡內星落棋布的巷道,最寬2米,窄處僅容一人通過,站在這裏,使人仿佛置身在過去戰火紛飛的年代中。身邊是高聳的斑駁城牆和一個個靜怡的院落,偶爾有一兩枝丁香花伸出牆外,又使人仿佛置身世外。每一處城門頂上都設置嘛呢經輪,是古堡建築獨具特色的地方。
據當地人介紹,過去這裏因為土匪馬賊,經常發生小規模鬥爭,甚至民族間的戰爭,這樣的建築更能適應戰鬥的需要,像這樣的窄巷,隻要派出一兩個人守在牆頭,就可以做到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”。同時,由於一條條巷子大致相似,又曲折迂回,身處其中,不熟悉的人難免會走錯路,別看古城堡占地麵積不大,可是在裏麵迷路也是家常便飯,若是古時候在此打仗,恐怕敵人進入古堡也隻能慘敗而歸。
在這裏遊覽,不僅能看到有著七百年曆史的午夜福利大片古民居,更能體驗到濃濃的當地特色的風土人情。這裏家家戶戶的門扇很有特色,大多都是單扇門,不能不說別具一格。這裏民風淳樸,哪怕隨便敲開一戶人家,主人都會熱情地歡迎你入內參觀(偶爾也能看到某些人家門扇上懸掛有柏樹枝,而這就表明這戶人家家中有事不便入內,婉拒客人拜訪)。
進入大門之後,眼前出現的院落不大,建築大多都為兩層,過去一般底層作為牛羊等牲口圈、廁所等,二樓才是主人家起居住所。抬階而上,站在二樓,向外可以看到巷道內的情況,向內家家戶戶卻是互相連通,翻過矮矮的土牆就可以進入別家。
這樣的設計,一方麵節省了大量的空間,體現了古城堡內居民之間的感情深厚,彼此不分,另一方麵也可以在外敵入侵的時候最大程度的起到防禦功能,倘若敵人真的攻入,隻需從牆頭撤離到隔壁院落就可以保證安全。 從軍事防禦上來說,郭麻日古堡的建築設計精巧,功能強大,同時保證了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,令人歎為觀止。
九百多年來屯兵戍民們繁衍生息,郭麻日古城堡已成為這塊土地的古老居民,滄桑古寨已變為屯民們生生不息的家園。古堡依舊,見證著這條河穀滄桑變遷的曆史,而時空早已變換,邊外前線早已是人民寧靜的生活樂園。
注:圖片來自於網絡,不做商用,如有侵權請聯係刪除